首页
1
动态消息
2
2025年媒体报导
3
70岁男经常发呆、反应变慢经断层扫描发现脑中风引发癫痫4
http://www.mse.org.tw/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801高雄市前金区中华三路217号4楼之1
花莲灾后的「铲子超人」行动感动全台。来自彰化的78岁杨阿公,为了协助灾区重建,从家乡骑著铁马启程,辗转抵达花莲投入清淤;另一位90岁老翁带著铲子,在火车站月台等车准备前往灾区支援的画面,也在社群疯传。   两位长者以体力与爱心展现台湾人的韧性,他们稳健的骨力与持久的行动力令人敬佩,靠的其实不只是精神力量,更是健康稳固的骨骼支撑。恩主公医院骨质疏松照护中心提醒:「铲子再轻,骨头不能松。要活得久、动得久,就要顾好骨本。」   ▌骨松是沉默的杀手  年长族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 恩主公医院骨科黄昶昱医师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质流失、骨头变脆的慢性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在无声中偷走骨本,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他指出,据研究骨松造成的失能,危害健康余命的程度仅次於肺癌,甚至高於乳癌与大肠癌。而据医界统计,我国髋部骨折发生率为亚洲最高、全球第九,骨质疏松是现代人不可忽视的健康议题。   黄昶昱医师强调,特别是年长女性要注意骨松问题。女性在停经后,体内能减缓骨质流失的雌激素(Estrogen)浓度会急遽下降,导致骨密度快速降低。临床上常见女性长者仅仅「跌坐」或轻微受力后就出现严重背痛,连翻身、起身都需他人搀扶,疼痛甚至持续数月,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他分享一位个案:72岁林女士(化名)长期背痛,特别在做家事时更感不适,就医检查后才发现为多节脊椎压迫性骨折,且过去因未治疗导致愈合不良。进一步接受DXA骨质密度仪的检查发现,她的骨密度已达严重骨质疏松程度。在医师建议下接受微创骨水泥灌注手术(Vertebroplasty)后,林女士手术当天即可下床行走、恢复食欲,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黄昶昱医师提醒,骨质疏松若能早期发现并治疗,就能有效降低骨折发生率。他呼吁:「65岁以上女性或70岁以上男性都应定期做骨密度检测」,并指出接近停经的女性或50岁以上的男性有体重过轻 ( BMI <18.5 )、容易骨折情况、使用类固醇、甲状腺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身体状况的民众,也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早评估与介入治疗,以守住行动力与生活品质。 ▌营养师教你顾骨本   吃得对、动得勤、不跌倒 想要维持骨密度,保持最佳行动力,饮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恩主公医院营养师林美怡表示,钙质是骨骼的主要原料,99%储存在骨头与牙齿中。年龄增长若摄取不足,又缺乏维生素D与运动,就会让骨质流失速度远超过生成。   她提出「顾骨本三要诀」: (1)   吃得对——成人每日应摄取约1000毫克钙质,从牛奶、优格、小鱼干等食物中补充钙质,并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从蛋黄、鲭鱼、鲑鱼等补充维生素D,以及从深绿蔬菜、豆腐、坚果类等补充镁,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同时,应避免过量咖啡、碳酸饮料与高盐饮食。 (2)   动得勤——每周至少三次负重或抗阻力运动,如快走、太极、深蹲、爬楼梯或哑铃训练,可刺激骨细胞活化。此外,每日适度晒太阳15分钟,也能促进身体生成维生素D帮助钙质吸收。 (3)   不跌倒——保持居家明亮、防滑,浴室加装扶手,同时培养下肢肌力与平衡感,降低跌倒骨折风险。 营养师林美怡补充,想让骨本更稳固,不仅要吃对,更要吃得够。根据卫福部国民健康署「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106–109年)」资料,台湾三岁以上族群的钙摄取量皆未达建议量,而参照卫福部建议,不同年龄的每日钙质摄取量,10~12岁为1,000毫克;13~18岁则增加为1,200毫克;成人 (19岁以上) 则为1,000毫克。她建议,应透过每日两份乳品、豆制品与深绿蔬菜等食物来补足基础骨本营养,避免因长期缺钙导致骨质逐渐流失。她提醒:「骨头不像皮肤会自愈,流失了就回不来。预防骨松,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恩主公医院10/29举办「骨松日」活动 邀民众守护骨本 为倡导民众关心骨松健康议题,并响应10月20日世界骨松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精神,恩主公医院将於10月29日(周三)上午8点半至中午12点於门诊大楼1楼大厅 (新北市三峡区中山路258号) 举办「恩主公医院骨松日:保骨大作战」活动,邀请民众一起关心骨骼健康。   活动当天,骨科黄昶昱医师将主讲「保骨不骨折 - 作伙对抗骨质疏松症」教民众认识骨质疏松的风险,并营养师林美怡主讲「保钙防跌大作战」,解析如何透过饮食打造好骨力;最后由复健科物理治疗团队——欧姝延、彭君亭、陈美晴三位治疗师示范防跌运动与肌力训练,教大家如何提升骨密度与稳定度。 现场并提供足踝式骨密度测量、骨折风险计算、卫教师谘询、肌少症筛检及骨松巡回车检测服务,活动免费参加,名额有限,欢迎民众踊跃报名参加。恩主公医院提醒:「骨松虽无声,却会偷走行动力。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保骨、不骨折!」 http://www.mse.org.tw/hot_524400.html 铲子超人也需要!医:骨松无声杀手 定期检测骨密度 2025-10-22 2026-10-22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801高雄市前金区中华三路217号4楼之1 http://www.mse.org.tw/hot_524400.html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801高雄市前金区中华三路217号4楼之1 http://www.mse.org.tw/hot_52440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10-22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mse.org.tw/hot_524400.html


/ 恩主公医院

恩主公医院睡眠中心主任李君右医师特别呼吁民众重视老人癫痫的问题,因为老人癫痫的症状较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李君右医师表示,癫痫的好发族群主要包括儿童(10岁以下) 和老年人(60岁以上,尤其是65岁以上)。儿童的癫痫发作多与基因异常、脑部发育问题有关,而老年人的癫痫则主要与脑中风、阿兹海默症、神经退化疾病、脑部肿瘤等因素相关。此外,曾有脑外伤或脑部受损者也属於高风险群。

李君右医师分享了一名70岁男性患者的案例,该名患者近期出现反应迟钝、短暂失神的状况,家属发现他经常发呆、反应变慢,甚至有时候会突然跌倒,因此带他至医院进行检查。初步进行脑波检测时,发现患者脑部有异常放电的情形,进一步的电脑断层扫描(CT)检查后,医疗团队发现该名患者的左顶叶有过去曾经发生过的脑中风痕迹,但患者与家属皆不清楚其曾经中风的事实。

李君右医师解释,中风可能导致脑部某些区域受损,影响神经稳定性,使得大脑神经较易出现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发作。该患者的脑波异常放电位置与中风区域相对应,研判中风造成的神经受损是造成患者癫痫的主因。经过诊断后,该名患者开始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约两到三周内病情明显改善,反应迟钝的情况获得显著缓解,家属也观察到他放空发呆的次数明显减少,日常对话变得更加流畅。

早期诊断与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

李君右医师强调,针对老年癫痫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评估外,脑波检查是最重要的工具,能够捕捉异常放电的情形。此外,电脑断层扫描有助於确认是否存在脑部结构异常,如旧中风病灶或肿瘤等。

治疗方面,药物控制是主要手段,李君右医师指出,约70%的老年癫痫患者透过规律服药可达到良好控制,甚至完全不再发作。若病患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则可能需进一步考虑手术治疗。

老年癫痫患者日常保健与预防措施

对於老年癫痫患者的日常保健,李君右医师建议,规律服药、确保睡眠充足是关键。同时,适度运动有助於维持脑部健康,但不要单独去游泳、骑脚踏车,运动时建议结伴进行,或由家人陪伴在旁,此外也要避免患者单独泡澡,以防癫痫发作时发生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饮食方面,李君右医师指出,癫痫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酒精,因为饮酒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此外,血糖控制对於患者也相当重要,特别是有糖尿病的患者,应避免过度摄取高糖食物,以防止血糖剧烈波动引发发作。

一般人如何发现癫痫徵兆

李君右医师提醒,癫痫不仅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任何年龄层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应特别留意自身或亲友是否有异常行为。例如,若发现自己或家人经常无故发呆、短暂失神、记忆断片,或是有突然的无力跌倒现象,应提高警觉,这些都有可能是癫痫发作的表现。

对於家属来说,观察癫痫风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录影记录。如果怀疑亲人有异常行为,如突发性的抽搐、反应迟钝或意识不清,可用手机录影并提供给医师分析,以协助诊断。

李君右医师提醒,若家中长辈有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老年癫痫并非无法控制,只要及早发现并接受适当治疗,患者仍可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