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动态消息
2
2024年媒体报导
3
6岁童大量血便 胶囊内视镜揪出克隆氏症作怪4
http://www.mse.org.tw/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801高雄市前金区中华三路217号4楼之1
文/本站记者编辑整理近日,劳动部长洪申翰宣布停止公部门推行「5S管理」,这项源自日本企业的管理文化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及素养,曾被医疗业广泛采用,甚至延伸为「7S」,增加了安全与节约的规范。然而,这套制度在医疗场域的执行却引发劳动者不满,成为压榨护理人员的重要因素之一。 5S的初衷与偏离 5S的初衷在於提升职场秩序与安全,确保药品分类正确、物资摆放有序,以避免医疗过程中的失误。然而,部分医院的实施方式矫枉过正。护理师们不仅要处理繁重的医疗工作,还被要求提早到班擦拭器材,甚至面对清洁考核与竞赛的压力。北市医师职业工会指出,护理师常因参与这些活动被迫牺牲休息时间,而在人力短缺的情况下,这些形式主义更加重了工作负担。 卫福部:应重视病安与员工尊严 对此,卫福部次长林静仪明确表态,医疗场域的整洁与规范应以病人安全为核心,而非视觉效果。她批评部分医院在评鉴中要求一眼看去柜子一尘不染,甚至护理师的水杯与便当都被强制收纳,这样的要求完全背离了5S的精神。 林静仪强调,医疗机构应安排清洁或行政人员分担相关工作,避免加重护理师的负担。她也呼吁医院提供友善且具尊严的休息空间,而非让护理师藏起便当或在工作中狼狈进食。护理师的核心工作是照顾病人,而不是负责环境美化。 全面检讨,回归理性管理 林静仪表示,卫福部内部已停止推行5S,未来将要求相关单位全面盘点医院5S实施现状,重申其真正精神,并减少对医疗人员的精神压力。她认为,医院应推动更正面的沟通文化,摒弃高压式的管理方式,避免造成职场霸凌与情绪对立。 展望未来 5S运动原本的意义在於提升工作场域的效率与安全,但在实践中却被误解甚至扭曲。随著劳动部与卫福部的联手检讨,医疗机构有望回归专业与理性,让护理师在更尊重与友善的环境中,专注於病患照护,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医疗价值。 http://www.mse.org.tw/hot_504580.html 废止形式主义的5S运动:医疗职场应回归专业与尊重 2025-04-11 2026-04-11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801高雄市前金区中华三路217号4楼之1 http://www.mse.org.tw/hot_504580.html
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 801高雄市前金区中华三路217号4楼之1 http://www.mse.org.tw/hot_50458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4-1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mse.org.tw/hot_504580.html


图、文/童综合医院
    6岁陈姓男童,上厕所时突然解出大量鲜红色血便,父母赶紧将孩子带至童综合医院就医,经儿童医学部小儿肠胃科胡书玮医师问诊,男童并无明显腹痛、腹泻、体重减轻、便秘、发烧等情形,立即安排进大肠镜检查,发现大肠内有许多鲜血但是无明显的出血原因,推测可能是来自小肠的出血。因此再进一步安排梅克尔憩室扫描及腹部电脑断层等检查,发现腹膜淋巴结十分肿大,推测可能是发炎性肠道疾病所造成。

    胡书玮医师与家长讨论后,再进行胃镜以及胶囊内视镜的检查,但因为男童还不会吞胶囊,因此胶囊内视镜经由胃镜协助送入肠胃道内,经过一天,胶囊内视镜也顺利排出体外。胡书玮医师从内视镜检查影像中判读发现,小肠有许多溃疡以及出血的痕迹,研判男童罹患克隆氏症早期,用药治疗后,出血止住并控制病情,男童也顺利出院,持续门诊追踪治疗。

    胡书玮医师表示,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下消化道出血,前者常伴随上腹痛、恶心、呕吐、吐血、解黑便的情况;后者则较易伴随鲜血便、腹痛、腹泻等情形。以个案男童的无痛性血便情况,临床上会先怀疑是梅克尔憩室导致,这是一种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发生比例约2%,男性多於女性,在孩童比较常见,常表现无痛性鲜血便或是肠阻塞的症状。但最后诊断罹患的克隆氏症,是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在台湾发生比例约10万分之4.7,好发於20至39岁的青壮年,少部分发生在儿童,男性多於女性。

    胡书玮医师指出,克隆氏症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会造成肠胃道慢性及反覆性发炎,主要症状是反覆发烧、腹痛与腹泻,常伴随一些肛门的合并症,如肛裂,瘻管,脓疡等,但是发病初期常只有部分的症状。此外,儿童在成长发育期间患病,长期肠道发炎就会造成营养吸收不良,所以儿童罹患克隆氏症也可能出现发育不良的状况。

    克隆氏症在整个肠道都有可能有病灶的出现,仅使用胃镜及大肠镜检查常有看不到的死角疏漏,随著疾病诊断工具的持续进步,现在有小肠镜、胶囊内视镜、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等工具可增加检测的成功率。但儿童要进行检查时,因为执行小肠镜的难度较高,所以最适合使用胶囊内视镜以及粪便钙卫蛋白检测。

    胶囊内视镜是一种小型的摄影机,用於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或腹痛以及慢性小肠病变的追踪,吞下之后会不断拍照,藉此检查肠道内有无病灶,一般电力约10-12小时,通常足以将小肠整段完整摄影,每颗皆为单次使用抛弃式。单镜头的胶囊长度约2.5公分左右,双镜头的胶囊长度约3公分左右,单镜头胶囊内视镜2岁以上即可施作,目前健保采有条件给付;但若遇到无法靠自己吞胶囊的孩童,就需要透过胃镜协助将胶囊送进十二指肠。

    胡书玮医师呼吁,克隆氏症初期症状与肠胃炎类似,若孩童出现长期反覆腹泻、腹痛、甚至血便的症状,家长就应提高警觉,适时由小儿肠胃科医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