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消息 > 2025年媒体报导 > 60岁罹癌妇人化疗出现手脚麻木症状经中医调理缓解不适 2025-01-07
图/文 财团法人恩主公医院提供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最新报告,2022年国人新发生癌症人数达到13万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癌症俨然成为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癌症患者除了身心需承担突如其来的生活骤变之外,也常常会担心是否自己能挺得住化疗治疗时相关的副作用,60岁的刘小姐因子宫颈癌初期接受手术与化学治疗,在化疗一个月后开始出现手脚麻木不适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她接受恩主公医院中医部治疗后,经过两周的中药调理,其手脚麻症状缓解了一半以上。刘小姐表示,「中医不仅消除了她对化疗副作用的担忧,也帮助她以更正面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癌症治疗。」
化疗常见副作用与影响
恩主公医院中医部内妇儿科主任廖唯宇指出,癌症化疗副作用呈现的症状非常多种,化疗药物损伤周边神经组织造成手脚麻木就是其中一种相当令人困扰的情况。根据研究,约有70%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一个月内会出现手脚麻的症状,而半年后仍有近30%的患者受到影响。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手脚感觉迟钝、肌力下降、行走不稳,甚至在严重情况下不得不中断癌症治疗以让身体机能自我修复。
化疗药物中,铂金类药物、紫杉醇及长春花硷等常用於肺癌、胃癌、大肠癌、乳癌与子宫颈癌治疗,这些药物更容易诱发周边神经病变(CIPN)。这些副作用不仅影响患者生活品质,还可能阻碍癌症治疗的持续进行。
中医如何缓解化疗副作用
廖唯宇主任表示,中医认为化疗是一种西医以「热毒」攻击癌细胞的方式,但这种攻击同时会伤及正常细胞,包括神经细胞。因此,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在中医观点中被视为「痰瘀湿毒」所致,治疗上应采用解毒清热、化瘀等方法,再搭配养气补血的治疗方式。
传统中医治疗以「扶正」为主,包括补气、养血与活血,这些方法能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然而,仅采用扶正治疗,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效。临床观察发现,结合解毒清热化瘀的治疗方案,能有效减轻神经损伤的症状,加速患者恢复。
此外,中医治疗还包括针灸技术。透过针灸刺激穴位,可以有效缓解手脚麻木的症状。针灸的研究成果已发表於国际期刊,显示其对於化疗副作用的缓解具有良好成效。
对於害怕针灸的患者,廖主任推荐使用非侵入性的雷射针灸疗法。雷射针灸利用低能量雷射刺激穴位,促进神经细胞修复。这种治疗过程无痛无酸,适合不习惯传统针灸的患者。
定期筛检与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廖唯宇主任强调,定期进行癌症筛检对於早期发现与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子宫颈癌的筛检,能有效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患者若在初期接受治疗,搭配中医调理,不仅能减轻化疗副作用,还能改善生活品质。
恩主公医院中医部提供中药调理、针灸与雷射针灸等多元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症状。廖唯宇主任呼吁,患者在化疗期间可主动与医疗团队讨论适合的中医治疗方案,从而提升癌症治疗过程中的身心舒适度。恩主公医院透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与治疗信心。


